乌克兰的历史变迁:这个国家为何如此命途多舛而又内部撕裂?

2023-09-08 11:57:02     来源 : 个人图书馆-白衣钱子

(本文为天启元贞原创,创作不易,喜欢请点赞、评论或转发,后续会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资料图)

乌克兰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更确切的说是基辅罗斯的罗斯人的一支。不过,如果从1000年前后的基辅罗斯寻找乌克兰人的起源为时尚早,因为这个时候的罗斯人还没有分化。

基辅罗斯地处平原地带,南北大幅延伸,主要地貌类型为草原,是游牧民族骑兵驰骋的乐园。而在今乌克兰的南部地区,更是形成了一条宽阔的东西走廊,几个世纪以来都暴露在各种入侵势力之下,这也注定乌克兰人生来就处于四战之地,必将饱经忧患。

13世纪初,在金帐汗国的冲击之下,原罗斯人开始分化成三部分:在西南边境,一些公国幸免于难,没有陷入蒙古人的统治,这些地区被称为“乌克兰”,即罗斯语中“边界地区”的意思;在西北地区的罗斯人,由于离欧亚草原太远且多沼泽、洪水,也没有被蒙古人统治,他们就是日后的白俄罗斯人;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罗斯人最多,他们自认为是罗斯人的正统,就是日后的俄罗斯人。

不久之后,立陶宛人与波兰人登场了。立陶宛大公国扩张速度非常生猛,先是吞并了波洛茨克、图罗夫等公国,即白俄罗人的地盘,接着又吞并了金帐汗国治下的一些罗斯公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黑海。当然,按照立陶宛人的说法这是“解放”。与此同时,波兰人则吞并了被称为“红俄罗斯”的哈里茨公国,将其命名为“加利西亚”,即今天的沃伦-利沃夫一带。这本是乌克兰人的地盘,实际上是乌克兰民族的直接发源地。

1386年,波兰与立陶宛结盟后,现今的乌克兰境内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西部和中部归波兰-立陶宛联盟,南部和东部归蒙古-鞑靼金帐汗国。1438年,鞑靼人与东部亲族分离后又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

直到俄罗斯的崛起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格局。俄罗斯于1480年摆脱四分五裂的金帐汗国统治,开始一步步向南部扩张;土耳其人活跃在黑海一带,于1475年夺得克里米亚汗国的热那亚,使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其保护国。1526年,土耳其人又夺取了波兰-立陶宛联盟的黑海沿岸一带——耶迪桑。

到了1569年,面对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波兰、立陶宛加强了联合,进一步结成卢布林联盟。这次联盟标志着乌克兰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波兰立-陶宛联盟下的乌克兰人与白俄罗斯人被称作罗塞尼亚人。当时,南方的罗塞尼亚贵族倾向于波兰,以至于立陶宛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即联盟下的几乎所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土地并入波兰本土。

这样以来,今日的乌克兰就被一分为三:中部和西部在波兰-立陶宛联盟的控制下,东北部为俄罗斯所占有,南部在奥斯曼帝国及其附属的克里米亚汗国、特兰西瓦尼亚控制下。此后,乌克兰人的命运就会随着这三大势力的彼此消长而改变。

与此同时,1569年还发生了一件对今日乌克兰非常重要的事情:天主教与东正教对立局面的形成。本来波兰-立陶宛联盟政府对境内罗塞尼亚人所信奉的东正教是不加干涉的,但是宗教改革开始后,天主教会发动了反宗教改革。在其影响下,1569年,一些东正教教士和信徒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聚集,宣布加入罗马天主教会,但是保留拜占庭的仪式,这就是“东仪天主教”的来历。

但是,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牧首随后也作出反应。1620年,他祝圣了一个基辅的新东正教大主教和一批真正的东正教主教。波兰国王不得不承认他们与东以天主教并存。新东正教大主教立刻展开了一场东正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为东正教赢得了半壁江山。

进入17世纪以后,一股新势力的出现打破了波兰-立陶宛、俄罗斯与土耳其三方对立的格局,这股新势力就是扎波罗热-哥萨克人。

当时,在乌克兰的西部,罗塞尼亚贵族和波兰贵族控制了大片收益好的领地;在东北部,俄罗斯,步步步步侵蚀乌克兰土地;在南部,土耳其人继续保持黑海北岸的霸权,并伺机向北发展;在东部中心地带则诞生了一个新角色:扎波罗热-哥萨克人。

哥萨克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是13-16世纪从金帐汗国、俄罗斯与波兰逃出来的不愿意沦为农奴的农民,聚集在第聂伯河、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上。哥萨克的意思就是“自由人”,他们不受任何管束,而且养成了下马种地、上马打仗的习惯,也经常打劫过往之人,既骁勇善战又非常残暴。

哥萨克人构成以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为主,也有白俄罗斯人、波兰人、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克人和土耳其人,又分为伏尔加河哥萨克、顿河哥萨克人、库班哥萨克人等很多群落。其中,扎波罗热-哥萨克人是最西部的一支乌克兰人,简称“扎波罗热人”,乌克兰语意为“正统派”。他们像一把楔子一样嵌入俄罗斯、波兰与克里米亚汗国之间。

扎波罗热人处于三方交界地带,无论是波兰还是俄罗斯,都想通过提供支援把他们作为一种缓冲军事力量,并试图使其归顺。所以,扎波罗热人经常作为雇佣兵为波兰与俄罗斯效力。比如,俄罗斯在征服西伯利亚和入侵黑龙江以及追杀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过程中,随时都可以看到扎波罗热-哥萨克骑兵的身影。

此外,东正教也想利用扎波罗热人对抗波兰。这样以来,扎波罗热人就卷入到多方势力的较量中,没有固定的地盘,也很难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1637年,基辅南部的农民和哥萨克人发动了第一次反对波兰的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1648年,赫梅尔尼茨基当选为扎波罗热-哥萨克人首领,在鞑靼人的帮助下,打败了波兰。1649年,波兰被迫让出大片土地,承认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存在,即哥萨克国。但是不久后波兰撕毁协议,发动反攻,扎波罗热-哥萨克人再次反抗,但这次以失败告终。

于是,扎波罗热-哥萨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不得不向俄国请求联兵抗击。在经过多次谈判后,1654年赫梅尔尼茨基与俄国沙皇签署《佩列亚斯拉夫和约》,达成折中方案,乌克兰与俄国实现合并,同时沙皇了承认他们“独立”,即组建哥萨克民族机构。这一事件对乌克兰和俄罗斯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实际上,赫梅尔尼茨基与沙俄的想法并不一致。赫梅尔尼茨基想建立一个乌克兰中部都由他统治的、得到邻国承认的、独立的哥萨克国家;但沙俄只想拿回前基辅罗斯的土地,认为扎波罗热-哥萨克人只是这地区民族之一,因此沙俄希望直接派军管理这片地区其他民族。

赫梅尔尼茨基

因此,在今天的俄罗斯人看来,赫梅尔尼茨基将乌克兰并入俄国,他是一位爱国者;但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看来,赫梅尔尼茨基向俄国敞开了乌克兰的大门,是使乌克兰陷入俄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波兰战争深渊的始作俑者。

1667年,在扎波罗热人帮助下,俄罗斯与波兰经过长期的战争后,订立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东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一部分并入俄国。

这样以来,在东乌克兰合并到俄国之后,扎波罗热-哥萨克人进入到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沙俄领土进一步向南推进到了基辅;而波兰人一直牢牢控制着西乌克兰,那里有波兰的大贵族;土耳其人则依然控制着克里米亚和耶迪桑,随后又于1672年占领波多利亚,1699年归还。乌克兰总体上又回到了三方势下的瓜分之下。

赫梅尔尼茨基死后,继任的哥萨克首领们对外政策摇摆不定,一度成为奥斯曼帝国保护国。为了获得乌克兰的解放,哥萨克最后一任首领马泽帕还于1709年参加了第二次北方战争,联合瑞典对付俄国,但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沙俄的继续扩张使奥斯曼帝国付出了代价,也让波兰走向灭亡,从而也使乌克兰的归属发生了变化。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现今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俄国版图。

首先,沙俄向黑海地区的扩张引起了土耳其人的不满,1768年奥斯曼帝国率先挑起了战争。结果,几年时间内俄国占领了克里米亚汗国和克里米亚半岛。通过1774年《凯纳甲湖条约》,俄国获得了土耳其的亚速与刻赤及第聂伯河与布格河之间的滨海地带。同时,克里米亚汗国宣告独立,实际上成为俄国附属国,并于1783年被并入俄国版图。1787年,土耳其不服,又挑起了战争,结果又于1792年的《雅西条约》中把耶迪桑割给了俄国。

其次,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1795年间分三次瓜分了波兰王国。其中,俄国获得了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即沃利尼亚和波多利亚,东加利西亚即利沃夫地区则归奥地利,那里住着乌克兰人。另外,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摩尔达维亚的布科维纳也给了奥地利,那里也住着一部分乌克兰人。

最后,俄国在1812年结束的俄土战争后,又兼并了比萨拉比亚。至此,除了一小块面积较小的领土被奥地利帝国占领外,整个现在的乌克兰从那时起都处于俄国境内。

随着俄国领土的扩张,扎波罗热-哥萨克人的自治地位被取消。从此以后,在俄罗斯人眼中,在被占领的南方和西部地区,乌克兰就不再是乌克兰,而是一个“新俄罗斯”。其中,与基辅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小俄罗斯,这里的乌克兰人被称为“小俄罗斯人”;从土耳其和鞑靼人手中夺取的地区被称作南俄罗斯;从波兰得到的地区被称为西俄罗斯。奥匈帝国则集结了东加利西亚、北布科维纳和上匈牙利的乌克兰人。

之后,俄国组织了大批俄国人和北部乌克兰人即“小俄罗斯人”以及其他民族诸如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德意志人移民,涌入南俄罗斯进行大开发。这里不久之后成为帝国的“粮仓”、海军基地和重要贸易港口所在。另外,在比萨拉比亚,乌克兰人、俄国人、保加利亚人、德意志人等也开始涌入,取代了撤走的土耳其穆斯林。

在南俄罗斯获得“美国式”大开发,工农业和商业及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西俄罗斯即今日西乌克兰的发展却十分缓慢。19世纪从波兰划过来的省份,除了东仪天主教被强行并入东正教外,基本上没有获得什么发展。这些省份的乌克兰人除了同奥地利帝国境内的乌克兰人更加疏远外,其与东乌克兰人及俄罗斯人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从而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所以,今日乌克兰的西部与东部之间在宗教、语言、亲疏关系上的差异,与乌克兰被波兰、奥地利与俄国分治有很大关系,也与俄国对待两边的不同政策有密切关系。东乌克兰被看作亲儿子,可以获得大量支持,而西乌克兰就跟养子一样,不受待见。由此导致的最大后果就是,西乌克兰亲欧,东乌克兰亲俄。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乌克兰拉达即议会在基辅成立,宣布脱离俄国,成立乌克兰民主共和国,送举彼特留拉为战争部长。开始时,苏俄不承认,向基辅发动进攻。但1918年的《布列斯特条约》后,苏俄为了消弥内乱,与德国、奥匈帝国达成协议,承认乌克兰独立,并允许战后奥匈帝国境内的乌克兰人拥有自治权。但德国、奥匈帝国占领了整个国家,彼特留拉被监禁。

接着,德国、奥匈帝国战败后,军队从乌克兰撤走,结果却在乌克兰引起了一场触目惊心的大混战。参与到这场大混战的势力有彼特留拉、布尔什维克、马赫诺无政府主义者、哥萨克匪帮、俄国“白卫军”、法国和希腊联军、波兰军队等等。

虽然苏俄红军最终顶住了压力,打退了外国干涉军,平息了国内混乱局面。但大混战结束后,乌克兰已经满目疮痍,死伤无数,堪称是乌克兰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1922年,苏联成立,乌克兰作为四个创始成员国之一,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及外高加索一起加入。但此时的乌克兰SV加盟共和国比今天的乌克兰要小不少,其中克里米亚半岛属于俄罗斯联邦,而东加利西亚、沃利尼亚本来要加入乌克兰,结果被波兰占领。另外,一部乌克兰人则成为捷克斯洛伐克与罗马尼亚公民。

在1922-1941年的苏联内,乌克兰语与俄语一样同为官方语言,乌克兰的经济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也获得很大发展。但是很不幸,斯大林时代的到来终结了这一切。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了空前的大饥荒,据乌克兰统计,死亡人数高达700多万。但是,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依照约定,一起瓜分了波兰。随后波兰占领的东加利西亚、沃利尼亚等地区被划归乌克兰。同时,1940年6月,苏联吞并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并将北布科维纳和南比萨拉比亚并入乌克兰,而剩余的比萨拉比亚成为摩尔达维亚SV共和国。

不过,从1941年6月起,苏德战争爆发,乌克兰的领土被重新划分。

其中,东加利西亚被划归德国控制下的“波兰全民政府”,尽管那里的居民大多数是乌克兰人;罗马尼亚收回北部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并得到了德涅斯特河东岸,包括敖德萨在内的纯属乌克兰的区域;乌克兰的其余部分,被划入德国控制下的傀儡即乌克兰“帝国特别专署区”;东部前线地区由德国军方接管。

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征用了大批乌克兰人为劳工,他们被大量送往德国的劳动营甚至集中营。但是,有一些乌克兰人加入了德国军队,帮德国追捕东加利西亚的犹太人和看守种族灭绝集中营,做了不少坏事。今天的亚速营是有渊源的,因为历史上他们就曾这么干过。

1943-1944年,苏联军队经过浴血奋战,夺回了乌克兰。但是,乌克兰早已千疮百孔。在苏德战争期间,特别是德国人撤退时的时候,对乌克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巨大,但其中一半的物质损失是在乌克兰造成的。此外,乌克兰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高达600多万,真的是悲惨至极。

1945年以后,乌克兰终于第一次把所有的乌克兰人会聚到一个共和国之中,只有极少数乌克兰人住在罗马尼亚的北部边境和斯洛伐克的东北部边境。他们分别来自二战前的乌克兰SV共和国,1939年从波兰并入的领土,1940年从罗马尼亚并入的领土以及战后新近加入的、由捷克斯洛伐克让出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领土。与此同时,人口迁移也随之开始,波兰卢布林东边的乌克兰人回到乌克兰,西乌克兰的100万波兰人回到波兰。

但是,随后乌克兰人像俄罗斯人一样分散到整个苏联,在前苏联每一个加盟共和国中都有乌克兰人。摩尔多瓦是乌克兰移居的第一个国家,德涅斯特河左岸自治共和国就是这个时候从乌克兰划入摩尔多瓦的。但1991年后,乌克兰同摩尔多瓦协商后放弃了对德左的领土要求。

除此之外,俄罗斯人分布在乌克兰的整个东部地区及克里米亚,并且尤为众多,这个地区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度工业化,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其他的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匈牙利人分布在外喀尔巴阡乌克兰边缘,保加利亚人分布在南比萨拉比亚,犹太人散布在西部和中部,希腊人主要在克里米亚南部。

1954年,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三百周年之际,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将原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乌克兰,至此乌克兰领土达到史无前例的60万平方公里,但也为日后的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虽然与白俄罗斯一样,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但真实的情况是,在头几年乌克兰人的生活水平同二战前没有什么两样,过得十分艰难。1946-1947年间,乌克兰又一次遭遇了大饥荒。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乌克兰人的生活状况才有改观。

赫鲁晓夫

1991年12月1日,苏联解体,乌克兰正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不过,乌克兰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核武器以及克里米亚方面的问题。

最终,在核武器问题上,乌克兰于1994年以换取美国高额经济援助为代价,销毁了乌克兰从苏联继承的核武器。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有两个关联问题:克里米亚半岛的问题和前苏联黑海舰队的前途问题。

关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问题,俄罗斯并不否认克里米亚半岛属于乌克兰,但是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希望有一天能够利用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人占绝对优势这一条件,使之重返俄罗斯。

黑海舰队位置

关于前苏联黑海舰队问题,两国民族主义者也存在矛盾:到底是由乌克兰和俄罗斯分享,还是全部归属俄罗斯,但由俄罗斯在财政上对乌克兰进行补偿,或者只将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租给俄罗斯?

最终,经过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同样塞瓦斯托波尔也归属乌克兰,但作为补偿,把海军基地的一部分租给俄罗斯。

不过,这种平衡随着北约东扩与乌克兰倒向西方被彻底打破。2014年爆发克里米亚危机,克里米亚公投后被并入俄罗斯版图。2022年,俄乌战争又爆发,两国彻底撕破脸,乌克兰这片土地又上演了一幕幕血雨腥风的悲剧。

归根结底,乌克兰的历史之所以饱经忧患、命途多舛而造成今日内部的撕裂,原因就在于天然地形的劣势使之成为大国之间扩张与博弈的四战之地,而乌克兰人也随波逐流,缺乏真正有智慧的领导人,命运一直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蒙古金帐汗国的扩张和立陶宛、波兰的崛起使罗斯人产生了分化,从而有了乌克兰;波兰王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以及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扩张与争夺,使乌克兰人被分割在不同的地域中,彼此产生了语言、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在民族认同感上产生隔阂;沙俄时期对乌克兰东西部有区别的对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隔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使北约与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从而使乌克兰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